
最近刷短视频的时候,刷到有人分享自家的电视海报墙 —— 满屏整齐的影视封面,点进去就能看到详细的剧情介绍、演员信息,字幕都自动匹配好了,瞬间被这种 “私人影院” 的质感戳中。看看自己电脑里乱糟糟的视频文件夹,既有电影又有电视剧,文件名还五花八门,想找某部剧时总要翻半天,于是萌生了搭建自己媒体库的想法。
查资料发现,要实现 “海报墙 + 详细信息” 的效果,核心是 “视频刮削”—— 简单说就是通过工具自动从网络数据源(比如电影数据库)抓取影视的元数据(封面、标题、简介、演员等),再和本地视频文件关联起来。
tinyMediaManager 介绍

精准的多数据源刮削
TMM 支持对接多个主流影视数据库,比如电影方面的 The Movie Database(TMDb)、电视剧方面的 The TV Database(TVDb),还有针对中文内容优化的豆瓣、猫眼等数据源。不管是冷门的国外独立电影,还是国产老剧,基本都能精准抓取到元数据,甚至能自定义刮削优先级(比如优先用豆瓣的中文简介,再用 TMDb 的海报)。
电影 & 电视剧双场景适配
它能自动区分电影和电视剧文件,针对不同类型做了优化:比如电视剧会按 “季 - 集” 分类,自动抓取每一集的标题和剧情简介;电影则会关联导演、演员列表、评分、上映日期等信息,还能识别续集、系列电影,自动归类到同一个 “合集” 里,整理起来特别省心。
无缝对接播放工具
刮削好的媒体库,能直接对接 Kodi、Plex、Emby 等播放软件,打开播放工具就能看到整齐的海报墙,不用再手动关联文件。
下载地址
https://www.tinymediamanager.org
tinyMediaManager 踩坑笔记
虽然 TMM 对新手友好,但刚开始用的时候还是踩了不少坑,整理了几个典型的情况,希望能帮大家少走弯路。
连不上 http://api.themoviedb.org(TMDb 数据源)
修改 hosts 文件。无需使用代理工具,直接修改系统的 hosts 文件即可解决问题。
访问DNS Checker - DNS Check Propagation Tool网站查找可用的 IP 地址,搜索 http://api.themoviedb.org,找到 China 那一项,并使用 ping 命令测试各个 IP 地址的响应速度,选择最快的 IP 地址。

修改 hosts 文件。在 Windows 系统中,hosts 文件位于 C: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路径下。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 hosts 文件,并添加一行,格式为“可用的 IP 地址 api.themoviedb.org”。
保存并关闭 hosts 文件,然后重新尝试连接 http://api.themoviedb.org。
自动匹配找不到电视节目
添加电视剧文件夹后,TMM 自动扫描,但提示 “未找到匹配的节目”,无法抓取剧集信息。
自动匹配功能是通过电视节目文件夹名来搜索的,如果文件夹名是中文名+英文名混合的话,可能无法正确匹配。

按 “标准格式” 修改文件名,推荐格式:“剧名 _S 季 E 集.mp4”,比如 “绝命毒师 _S01E01.mp4”“甄嬛传 _S02E10.mp4”。如果是整个季的文件夹,也可以把文件夹命名为 “剧名 _S01”(第 1 季),里面放该季的所有集,TMM 会自动识别。
特别篇 / OVA 无法识别
电视剧的 “特别篇”“OVA”“SP” 文件,刮削时要么匹配到正剧里,要么提示 “未找到匹配”。
TMM 默认按 “季集” 识别,而特别篇通常不在正剧的 “季集序列” 里,比如 “XX 剧 _SP.mp4” 这种命名,TMM 不知道该归为哪一季,就会识别失败。
用 “特别篇命名格式”+“手动归类”:
- 先修改文件名,加上 “Special” 或 “SP” 标识,比如 “XX 剧 _S00E01.mp4”(S00 代表 “特别季”,E01 代表第 1 个特别篇),或者 “XX 剧 _SP01.mp4”;
- 在 TMM 里右键点击文件,选择 “编辑元数据”,在 “季” 的选项里选择 “0”(代表特别季),然后手动搜索特别篇的名称(比如 “XX 剧 2023 特别篇”),匹配后就能正确显示在 “特别篇” 分类里,不会和正剧混淆。
